上漲缺乏強有力的驅動,預計在65-80美分/磅區間震蕩
從2025年上半年美棉價格走勢看,整體呈區間震蕩格局,上漲或下跌的驅動力量均不強,震蕩區間在62-70美分/磅。其間,受關稅政策影響,價格波動幅度有所放大。如在4月,中美關稅政策涉及棉花及棉紡織品領域,這使得市場對消費的憂慮情緒升溫,美棉價格觸及跌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美棉價格連收陽線,走勢偏強。
國際供需改善幅度不大
從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全球棉花6月供需數據來看,2025/26年度棉花庫存消費比出現小幅下調,降至65.22%。產量方面,呈小幅減少態勢,較上一年度減少64萬噸,降至2547萬噸。消費則有所上調,增加26萬噸,達到2564萬噸;期末庫存小幅下調11萬噸至1672萬噸。整體而言,由于產量下降及消費上升,棉花期末庫存有所下滑,導致整體庫存消費比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
進出口方面,總體態勢基本保持平衡。其中,中國進口量下調11萬噸,土耳其進口量下調4萬噸,孟加拉國進口量下調2萬噸;巴基斯坦進口量上調7萬噸。與此同時,巴西和澳大利亞的出口預期分別上調7萬噸和2萬噸,印度的出口預期則下調11萬噸。整體期末庫存減少34萬噸,庫存消費比降至1.16%。
在USDA的全球6月棉花供需數據中,產量與消費的預期調整幅度較為顯著。然而,考慮到當前多數產棉區仍處棉花的生長階段,這些相關數據的準確性及參考價值相對有限。綜合分析當前的氣候條件及棉花生長態勢,可以發現,印度棉的產量預期偏低,新疆棉、美棉、巴西棉的產量,仍需持續跟蹤觀察,以便獲取更為準確的數據。
美國出口數據存在變數
從美棉的種植及生長狀況來看,截至6月22日,在美棉15個主要種植州中,棉花種植率為92%,較去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棉花現蕾率為26%,較去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棉花結鈴率為5%,同樣較去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美棉種植、現蕾、結鈴的進度雖呈小幅偏慢狀態,但仍處歷史正常水平。
目前,美棉優良率依舊偏低,美棉15個主要種植州的優良率為47%,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不過持平于5年均值。其中,得克薩斯州的優良率較差,且該州棉花主產區近期將會有高溫天氣出現,優良率預期會繼續下滑。若整體干旱水平進一步提高,美棉產量仍存在下調的空間。
數據顯示,2025/26年度美棉消費量為37萬噸,與2024/25年度持平。出口方面,較2024/25年度增加22萬噸,至272萬噸。
此外,舊作簽約平淡,截至6月12日當周,2024/25年度美棉周度簽約1.89萬噸,周漲幅為38%,但較4周平均水平低23%,同比下降56%;周度取消簽約量增加較多,同比增加124%。
從新作情況來看,截至6月12日當周,2025/26年度美棉周度簽約量為6.23萬噸,同比增加146%。不過,周簽約量在6月初之前曾一度處較低迷狀態,這主要是受特朗普政府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若7月9日之前,美國與其貿易伙伴未能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那么美國極有可能再次采取加征關稅這一手段。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即將緩沖時間延長90天。
鑒于這種情況,東南亞、土耳其、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用棉企業及貿易商,在簽訂下一年度美棉采購合同時都表現得極為審慎,紛紛希望能夠推遲簽約事宜,待局勢逐漸明朗之后再做出決策。此外,目前中國企業幾乎沒有參與簽約采購2025/26年度美棉,這也是導致下年度美棉簽約量減少的一個原因。鑒于后期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美棉出口數據存在較大變數。
印度產量增長可能性大
印度農業合作和農民福利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印度植棉面積同比呈增加態勢。截至6月16日,2025/26年度印度棉種植面積達312.5萬公頃,較上一年度增加21.4萬公頃。
印度棉花種植面積增加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2025年印度棉花最低支持價格(MSP)繼續大幅上調,有力地推動農民擴大棉花種植規模。其中,印度將中絨棉收購價上調至每100千克7710盧比,較去年同期的每100千克7121盧比,上調幅度達8.27%;長絨棉MSP價格同樣大幅上調。
另一方面,相較玉米、水稻、大豆等其他農作物,棉價波動相對較小,這使得農民收益較為穩定。同時,在天氣因素方面,西南季風提前登陸,有力地緩解印度中部棉區和南部棉區的干旱狀況,十分有利于棉花種植。據印度氣象局的消息,季風雨于5月27日降臨印度南部沿海地區,較往年提前5天,至少是近5年來季風雨來臨最早的一次。
6月12-18日印度棉花主產區(93.6%)周度降雨量為60.6mm,較正常水平高出22.2mm,較去年同期高出24mm。季風恢復,降水大幅增加,其中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卡納塔克邦等多個地區的降水遠超正常水平。USDA小幅下調2025/26年度印度棉的同比產量,若在7、8月沒有意外的惡劣天氣出現,預計印度棉產量增長的可能性更大。
出口方面,USDA數據顯示,2025/26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為22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9萬噸。自2023/24年度起,印度在全球棉花出口市場中的地位逐漸邊緣化,所受關注度持續降低。
進口方面,2024/25年度以來印度棉花進口量呈逐步上升趨勢。在2024/25年度印度棉花進口量達到65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4萬噸。
印度棉花進口量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2024/25年度印度棉花產量顯著下滑,導致國內棉花供需關系趨緊,國內棉花價格比國際價格高出12-20%,這使得進口棉花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優勢,刺激了進口量的增長;二,在“對等關稅”背景下,印度政府為縮減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順差,并向特朗普政府“示好表態”,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舉措,其中包括大規模簽署協議進口美國的農產品(棉花包含在內)、能源等物資,以此作為交換條件,避免美國對其加征關稅,或者僅征收10%基礎關稅。
巴西出口勢頭有所回落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在6月發布的2024/25年度最新產量預測顯示,本年度巴西棉總產量預期為391.3萬噸,較5月數據調增0.8萬噸。2024/25年度巴西棉種植面積下調至208.15萬公頃,不過單產有所上調,達到125.3公斤/畝;巴西棉實現連續第4年增產,期末庫存同樣連續第四年增加。
截至6月21日當周,巴西棉收割進度為4%,與上一周相比,加快1.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快0.9個百分點。目前,巴西僅有少量棉花進行收割,主要集中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皮奧伊州等棉花種植規模較小的州,而主產區馬托格羅索州、巴伊亞州仍處收割早期階段,因此當前棉花上市量較少。
據巴西對外貿易秘書處(Secex)公布的出口數據,5月前2周巴西出口棉花55042.20噸,日均出口量為9173.70噸。與去年同期的日均出口量10925.42噸相比,減少16%(2024年5月全月出口量為229433.86噸)。在2025年1-4月巴西棉出口同比增幅分別為65.8%、6.6%、-5%、-9.5%,顯示2025年以來巴西棉出口回落勢頭仍在持續,且未出現止跌或反彈跡象。
巴西棉出口回落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為與特朗普政府就關稅問題達成共識,大概率會大量簽訂采購美國農產品的協議,其中包括美棉及能源等相關產品。基于此,在2025年下半年,增加美棉采購量并減少非美棉采購量,極有可能成為這些棉紡織大國常規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在2023/2024年度巴西國內可供出口棉花有限。同時,2024/25年度巴西棉種植成本上升,再加上出口企業存在惜售心態,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巴西棉基差處較高水平。對于東南亞、南美等地區而言,相較于美棉、澳棉,巴西棉“性價比”優勢并不明顯。另外,2024/25年度澳棉正逐步完成加工并陸續上市,M、SLM級澳棉供應量將顯著增加,這使得澳棉與巴西棉、美棉在全球中端需求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綜上所述,從供應端看,目前全球棉花產量雖有豐產預期,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從需求端看,由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需求增長空間較有限。因此,全球棉市整體供需維持寬松格局,美棉大幅上漲仍缺乏強有力的驅動因素,預計2025年下半年國際棉價將在65-80美分/磅區間波動。
?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