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連陰!萬四整數關口告破!自7月18日開始,鄭棉自14300元上方開始起跳,經過數日走低之后,來到萬四整數關口。多空雙方草草結束萬四爭奪,空方大獲全勝,期價加速下行,轉眼已墜落至1個月低點13600元下方。鄭棉持續跌跌不休背后,幕后黑手究竟是誰?
淡季沖擊首當其沖,隨著棉紡織市場淡季特征進一步顯現,紡織廠面臨新增訂單持續萎縮、成品走貨緩慢及庫存不斷累積壓力,部分企業為減緩經營壓力被迫采取停機、減產、限產等生產方式,行業開機率連續下降,7月底已降至5個半月最低66.6%,內地企業開機率僅有5成左右,直接削弱對棉花采購意愿。
同時,紡企盈利空間因紗線提價困難被不斷壓縮,部分企業因資金周轉壓力較大放1個月左右的高溫假。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截至7月31日當周,主流地區紡企棉花庫存折存天數為27.80天,創18個月最低水平。面對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紡織廠嚴格控制原料的儲備規模,對棉花采購策略愈發保守,產業鏈負反饋作用通過需求收縮對棉價形成持續向下牽引。
國內主產區天氣相對適宜,棉株生長進入結鈴期,整體結桃良好,7月新疆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棉花遭受高溫熱害風險較高,黃河流域降水偏多則易引發爛鈴風險,但實際受災面積并未形成規模效應。今年新棉種植面積明顯增加,新棉發育期較常年提前7-10天,短期天氣擾動或難撼動最終豐產概率。農業農村部預計2025/26年度中國棉花單產和產量料為2172公斤/公頃及625萬噸,明顯高于2023/24年度及2024/25年度。如果天氣更為配合,產量前景有望進一步增加。
目前進口配額發放尚無定論,但增發進口配額預期猶存。近幾年滑準稅配額增發已常態化,今年發放時間相對靠后。隨著國內商業庫存不斷消耗,市場對增發配額預期日益增強,7月開始相關消息就在市場上流傳。從進口利潤上看已滿足發放配額條件,若配額實質性落地將形成一波新的增量供給,有效彌補新棉上市前的供應缺口,進一步瓦解多頭邏輯。
不過國內商業庫存依然延續穩定去庫態勢,處同期偏低水平。紡企長期訂單有限,市場保持剛需補貨為主,部分倉庫出貨略有加快。據Mysteel調研顯示,截止7月末,棉花商業總庫存230.56萬噸,新疆地區商品棉154.33萬噸,內地地區商品棉40.9萬噸。在進口配額增發塵埃落定前,商業庫存預期將加快去庫節奏,新棉上市前市場流通供應趨緊。
再來看看美國和全球供需情況,基于美棉實播面積高于意向面積,美國農業部對產量前景從減產轉變為增產,7月將新年產量預估上修60萬包至1,460萬包,還將2025/26年度棉花年末庫存調高30萬包至460萬包。隨著美國種植帶天氣條件改善,新棉作物評級連續上修,提振新作產量前景,實際產量可能還存在向上修正空間。在中美產量增加的背景下,USDA將全球2025/26年度棉花產量預估調增至1.1842億包,消費預估調增至1.1812億包,新棉供應增幅高于需求增幅,全球新季棉花期末庫存預估調升至7732萬包。在需求沒有實質性改善的情況下,新年度供需面將趨向寬松。
國內商業庫存消化較快及進口量持續大幅回落引發未來供應緊張預期,是棉價此前賴以為“升”的支撐因素,但供需形勢并未出現明顯改善。傳統淡季周期產業鏈負反饋作用通過需求收縮對棉價形成持續向下牽引,進口配額落地預期將形成一波新的增量供給,有效彌補新棉上市前的供應缺口。新棉預計將在9月底開始采收,生長發育期比常年提前7-10天左右,新年度棉花豐產預期較強,新疆主產區氣溫相對穩定,市場缺乏炒作題材。種種不利因素營造的悲觀氛圍使得鄭棉很難在消費淡季逆市走強,但下行空間將因成本支撐受限。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C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